旅游指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程规划

文章内容

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_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 军事

zmhk 2024-05-24
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_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 军事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1.����Ѿ�ԭ�α�¶��2.俄军
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_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 军事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Ѿ�ԭ�α�¶��

2.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整个克里米亚暴露在乌军的射程内,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3.俄罗斯军队主要以什么为主要威胁和作战对象

4.俄军上演“胜利大撤退”,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5.俄军为什么放弃哈尔科夫?

6.乌军东乌大胜继续追击,俄军全部从哈尔科夫附近撤离现在乌军东乌攻势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

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_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 军事

����Ѿ�ԭ�α�¶��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3周年的红场阅兵如期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阅兵是苏联解体后的第10次重装红场阅兵。10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于苏/俄军队而言,阅兵永远是观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在这10次阅兵的背后就藏着一次“折腾”的变革。

       2008年,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首次有重型武器装备参加的胜利日阅兵。就在这次阅兵后不到100天,部分参阅部队就于08年奥运会开幕当天开上战场打响俄格“五日战争”,仗是很快就赢了,但赢的有点惨烈,暴露出了俄军的种种问题。会计出身,而且带着会计去当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顺势展开“新面貌”改革,这次改革号称二战后“最彻底”。

       “新面貌”改革涵盖范围很广,但打破朱可夫定制的军队架构,轰轰烈烈的“师改旅”却堪称军改的缩影。俄陆军师级部队一夜间全部在改革中被自己人“做掉”,2010-2012年间的3次红场阅兵上我们自然也无法看到昔日“师”的身影。

       如今,随着建军思路的转变,俄军又“折腾”的重建了7支师级部队。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来说说这种回潮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8年红场阅兵现场

       将时光回溯到2012年,如果你让当时红场阅兵倒数的第5支徒步方队,也就是几乎参加过所有红场阅兵的俄陆军第一王牌部队进行自我介绍,大概是这样的风格。

       “

       “大家好,我是第4独立坦克旅。祖上是坦克军,参加过库尔斯克大会战、夺取乌克兰、解放波兰克拉科夫、恶战德累斯顿、易北河会师、解放布拉格;二战后缩编成坦克师,开始拱卫京师,成为红场阅兵‘钉子户’;2008年谢部长搞改革,2009年咱被又改成了坦克旅,现在满编满员2000多人,依然是陆军‘第一’”。

       虽然现代战争早已不玩人海战术,但作为世界顶级军队的俄陆军第一王牌部队竟然只有不到3000人多少还是有点“辣眼”。俄军之所以这么改是基于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当时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不错,与西方的关系也过的去。

       在这种背景下,俄军力图将自己打造成一支机动灵活、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干职业化武装力量。也就是说,俄军是着眼“小打”,不会与北约有大冲突这个前提来打造部队。

       但俄军的愿景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首先是你要精干,那就得裁军官,军内阻力就没断过;其次,你要百分百职业化那就得有钱,可军改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就开始走了下滑,虽然俄军的职业化进程一直在推动,但远远没达到改革所制定的目标。

       到最后就是改革根本着眼点的破灭,随着乌克兰、克里米亚等问题的相继爆发,俄罗斯和北约重新走上了对抗的老路,如此“精干”的路子就彻底断了。

       △2016年红场阅兵彩排的近卫坦克第4师,不知道是否与改编有关,该师较罕见的缺席了2015年红场阅兵

       按照俄军当初的改革,俄罗斯陆军的师级部队已经在一夜间被“消灭”,改成改编成旅级部队后,即便是步兵略多的主力摩步旅也才编有3000多人。作为核心作战单位,这个规模即便战斗力再抢要“大打”实在是扛不住。

       2012年底,主导改革的谢尔久科夫因“贪腐”下台,绍伊古继任后开始反思全盘“师改旅”政策。2013年初,绍伊古正式恢复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的师级建制,这两支部队作为俄陆军的象征改革时最先被动刀,恢复时也走在前面。

       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完全恢复建制大约是在2015年之后。可2013的红场阅兵上,这两支王牌部队就已经早早的扛起曾经的红旗以师的名义重新参加阅兵。这也就是为何说红场阅兵是观察俄军发展的最佳窗口。

       △现身克里米亚的“小绿人”,俄军说他们不是俄军

       2013年底后,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随着乌克兰问题爆发而不断加深。巨大的压力让俄军的“旅改师”继承加速,在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重建后,俄陆军除了在中部战区组建1支新的坦克师呼应俄东西方之外,其余4支新组建的师级部队中3支挨着乌克兰、1支挨着格里吉亚。

       对于俄军而言,要重建这7支师级部队并不容易,毕竟恢复建制可不像撤编赶人那么容易。这其中,有3个师原本就是师级部队,刚拆不久,原本的基础设施还在,改回去还比较好说;另外4个师就不容易了,其中2个是分别有2个旅兼并而成,1个是在原本旅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还有1个则完全是从零组建,这背后需要大量兵员、装备,更重要的是军营基础设施也得重新搞,这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而这对于当前被削减开支的俄军真是难。

       △在俄军的师改旅进程中主要是撤销坦克团和摩步团,其它支援部队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太多,有的反而是加强

       俄军愿意费力走“旅改师”之路显然说明了一点,扎实的地面毕竟不同于海、空、天等其它作战空间,即便装备再先进,没有一定规模的兵力很难进行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作战。

       俄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上将最近在总结 “旅该师”时就指出,师级部队的攻击力和火力都得到提高,可以在更广阔的前线进行作战。部队指挥员也能借此获得指挥大型战术编队的经验,这对走到下一步领导岗位至关重要。

       那么,俄军从旅到师回潮是否意味着俄军当年的“新面貌”改革全然失败呢?当然不是,俄军当年的改革固然有“一刀切”和短视的弊端,但当时之所以会做出“师改旅”的改革,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俄军的“空洞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作为俄军顶级王牌,会优先列装各类装备,阅兵中的T-14据称来自后者

       这所说的“空洞化”是指改革前夕,在经历苏联解体17年的政治、经济困境后,当时的俄军已经很难找到一支满编满员、装备齐整的部队,大量的架子部队甚至很难让指挥员做出准确决策。举个例子,“师改旅”之后的旅大致就是早前一个满编团的员额规模,因此改革前不少消息都说俄军一些师会拆分成2个旅,但真正执行下来,即便是上述最王牌、齐整的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都没有做到这点。

       “新面貌”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用大刀阔斧的雷霆手段,彻底消除了原本严重“空洞化”的部队。如今,俄陆军的“旅改师”回潮则更像是一支“正常”军队的“扩编”。俄当初的改革固然有明显的短视,但解决军队“空洞化”的效果却非常明显,因此“新面貌”改革还是有其非常在正面的意义。

       △随着轰炸机部队恢复师团建制,俄空天军所有航空部队基本恢复师团建制

       俄空军在“新面貌”改革中的变化,与陆军也很像,同步被取消师级建制,取而代之的是基地-大队的建制,但在2013年后又陆续恢复了师-团级建制,而且是全部恢复。这个改革中,俄空军也基本上解决了“空洞化”问题。但回顾俄空军的改革,它不像俄陆军改革那么“短视”,反而是理念过于“超前”,俄空军让空天防御旅成为自己的主要作战单位,每个空天防御下辖航空部队(基地)、防空反导部队以担负起防空、防天任务,但最终因为发展思路混乱、军兵种关系未协调好、装备限制等种种因素,还没开始就已经夭折。

       总而言之,俄陆军、空军“旅改师”回潮的背后反应了“新面貌”改革中成果,但也同时暴露短视和冒进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整个克里米亚暴露在乌军的射程内,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俄军正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的战场溃败,俄罗斯却又传来一个坏消息:未来三年俄罗斯或陷入比较大的经济衰退,财政预算极为困难!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坦诚,俄罗斯未来三年的预算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难编制的。这是为什么?缺钱!

       俄罗斯塔斯社9月10日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在“俄罗斯24”电视频道10日播出的俄财政部成立220周年专题片中透露,在起草2023-2025年俄罗斯预算草案时考虑了这些因素:1、在制裁的情形下,不仅要考虑石油天然气的出口量,也要考虑出口价格因为国家的预算收入取决于此。2、2023-2025年预算草案纳入了实现俄罗斯技术主权的资金,我们今年正在寻找这笔资金。

       西卢安诺夫坦诚:“我认为,未来三年的预算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的。”对于财政部长而言,什么事情最艰难?就是国家缺钱,没钱!

       最重要的原因西卢安诺夫已经谈到了,那就是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在未来三年的出口量、出口价格都不容乐观,俄罗斯这半年以来虽然石油天然气的出口量下降了,然而由于价格暴涨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样的好日子从明年开始就结束了,七国集团已经将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的上限设置为44美元/桶,今年12月开始执行;欧盟准备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价格设置上限)。

       此外,在西方的制裁下,一系列关键技术俄罗斯都无法培育出来,都经济运行又离不开这些关键技术,怎么办?只能向友好国家进口相关产品、引进相关技术,这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正如西卢安诺夫所讲的那样,俄罗斯没有钱,“我们今年正在寻找这笔资金,在制定未来三年的预算时也是。”

       2023-2025年,俄罗斯或许陷入较大的经济衰退,财政紧张的困境会加剧,这是有历史规律。2014年初,俄罗斯出兵吞并了克里米亚,实际控制了乌东顿巴斯地区,遭到了美国和欧盟的制裁——制裁一直延续至今,西方制裁的负面影响到了2015-2016年才开始爆发:

       2014年,俄罗斯GDP高达2.06万亿美元,世界第9名;2015年,俄罗斯GDP跌至1.36万亿美元,世界第12名;2016年,俄罗斯GDP降至1.28万亿美元,世界第12名;2017年,俄罗斯GDP为1.57万亿美元,世界第12名;2018年,俄罗斯GDP为1.66万亿美元,世界第12名。

       也就是说,俄罗斯挺到了2017年经济才开始有所恢复,但再也达不到2014年的水平了——至少未来8年以内都做不到,因为这一回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和范围远远超过了2014年的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更大。

       而令俄罗斯政府的财政预算更加艰难的是俄罗斯出动了20万大军,正在乌克兰作战,2014年却没有这一笔财政开支。为了挺过未来三年的财政预算的难关,就需要俄罗斯以更灵活的态度,更大的诚意与友好国家进行贸易,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出口。

俄罗斯军队主要以什么为主要威胁和作战对象

       俄军守住克里米亚是没问题的。

       俄罗斯是2014年拿下克里米亚的,到现在已经8年了,有啥防不住的?而现在俄乌冲突半年多了,俄罗斯已经通过公投拿下了乌克兰四个州,可以说已经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了。而到现在,俄军在赫尔松做一下战略转移,显然是为了适当收缩战线,保住战略成果,根本就不存在克里米亚是否能够守住的问题了。

1、俄军在赫尔松战略转移

       俄军这次的做法有点让人意外,一下子就转移出了赫尔松,把民众以及部队全部拉到第聂伯河的左岸去了,而俄军的目的可能就是依靠第聂伯河这道天然防线,然后在左岸进行固守策略。

       从俄军现在的战略来说,俄罗斯以及拿下了乌克兰四个州,大概有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现在俄军可能也不想再继续跟乌克兰在其他地方缠斗了,只需要固守住这四个州的地盘,那么普京对这次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行动可能就非常满意了。

       而这次俄军从赫尔松撤出到第聂伯河的左岸,从战略上来说,也是想避其锋芒,躲开乌克兰精锐部队的进攻,而俄军就可以躲在这条河的左岸,进行固守,这样乌克兰部队想要突破河流的约束打过去,显然也是比登天还难了。

       因此,俄军在赫尔松战略转移,突出了俄军避其锋芒,凭借河流固守的策略。

2、俄军依然强大,不惧乌军

       现在俄军从赫尔松撤退,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俄军有点怂了。但是实际上,现在的俄罗斯军队依然非常强大,拥有相当多的先进武器弹药等等,从战斗力上来说,依然是全球前三的存在,根本就不惧乌军的进攻。

       此前一段时间,普京刚刚在俄罗斯进行了征兵总动员,征集大概30万士兵,而到现在,这30万士兵估计也全部到位了。而拥有了多达30万的士兵补充到俄军,那么未来俄军估计就可以拥有更充足的兵力投入到乌克兰,这样一来,反而可能显得乌军有点少了。

       乌克兰原来有4100万左右的人口,但是俄乌冲突以后,估计跑走了大概有1000万人口,这样来说,还留在乌克兰的大概就剩下3100万左右的人口了,这样乌克兰想征兵就非常难了。这个从前一段时间乌克兰征兵年龄上限达到了60岁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了。而如果乌克兰未来无法征兵,那么意味着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将越来越弱了。

       而俄罗斯拥有1.46亿人口,大概是乌克兰人人口的3倍多,这样来说,俄罗斯征兵就会相对容易得多,而俄罗斯拥有的战争潜力就会远远比乌克兰要大的多了。

       因此,俄军依然强大,根本就不惧乌军,暂时的撤退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固守。

3、结论

       综上所述,俄军在赫尔松撤退,撤到了第聂伯河的左岸,看来是要凭借河流进行固守了。而俄罗斯拥有的武器和兵源比乌克兰多的多,想固守的话,乌军根本就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俄军上演“胜利大撤退”,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俄罗斯空军的作战方式主要是以空中打击和控制为主。

       这一阶段俄军的战术目标是完成对乌克兰部队的合围和歼灭,包围圈有2个,一个是针对乌克兰北方军区的基辅包围圈。另一个是针对乌军主力的乌克兰东部军区的,第聂伯河左岸包围圈。俄军取得完全制空权和制海权后,基辅包围圈已经完成。现在的关键不在基辅方向,而在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近卫第8集团军和22军团对乌克兰东部的大纵深突击。

       对部署在东乌十几万乌军主力和纳粹民团进行纵深穿插和包围,至于乌克兰为何会犯兵家大忌把主力部队部署在东部,而不是首都后面会讲。克莱斯勒装甲集群在穿插法军的那几天也平平无奇,几天后古德里安飙车到了加莱,法国人一夜醒来发现败了。

最新信息

       目前俄军对东部十几万乌军的包围已经初见雏形,也可能已经基本完成,俄军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无法得到最新信息。俄军已经包围哈尔科夫,北翼的包围在继续进行。南翼的包围已经完成。扎波罗热郊区已经出现苏军。东面的包围正在形成,东部十几万乌军主力撤回第聂伯河以西的通道只剩下第聂伯彼得罗斯克。

       俄军会继续进行纵深穿插,这个穿插强度非常高,已经有视频出来很多抛锚的俄军坦克和装甲车被抛弃在路边。有些人一整就谈,开战到现在已经第五天了,俄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攻下任何一个乌克兰主要城市。以此来嘲讽俄军战斗力,只能说这些人理解不了俄军的作战理念,就像功德林里的将军无法理解解放军作战方式一样。

俄军为什么放弃哈尔科夫?

       俄乌战事持续了一段时间,俄罗斯方面在赫尔松选择了战略性撤退。苏罗维金之前曾说,将面临一次艰难的抉择,原来是从赫尔松“胜利撤退”。有人就问,俄军撤退了,会守住克里米亚吗?那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这是俄罗斯方面的核心利益。

一、守住克里米亚,是俄罗斯方面的核心利益

       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并入之后,就修建了克里米亚大桥,这座大桥的坚固程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就算是之前发生过一次大爆炸,也没有摧毁克里米亚大桥。由此可见克里米亚大桥的稳固程度。有些人觉得,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确是这样的,时至当下,克里米亚大桥,依然坚挺着。

       中学历史课本中,就提到过克里米亚战争,那场战争的残酷程度,超乎想象。光俄军的参战人数,就达到了70万。结果是保持了克里米亚的完整性,也让俄罗斯认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进行了1862年的改革,俄罗斯的近代化建设,发展起来了。克里米亚对俄罗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俄罗斯怎么可能会放弃呢?就从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就可以看出来,俄罗斯也不会放松对此地的保留。虽然乌克兰方面一直宣称,将以克里米亚为结束点,但对于俄罗斯方面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俄罗斯方面就曾宣称,将会以一切手段保护克里米亚。

       要是乌克兰真的能打到克里米亚,再来说克里米亚问题吧。毕竟,乌克兰方面距离克里米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乌克兰方面有了西方的援助,在武器方面有了一些提升,但跟俄罗斯,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毕竟,克里米亚,不是他们想就可以实现的。

二、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是他们的自主选择

       克里米亚能够加入俄罗斯,是克里米亚人民选择的结果。乌克兰方面就算是不认可,也不行。有人说,乌克兰方面想要拿回去,不可以吗?那就要看他们的实力了。有人质疑俄罗斯的“胜利大撤退”,俄罗斯方面给出的回应是,虽然放弃了赫尔松的一些地区,但挽救了士兵的生命。

       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好吗?大家都认可,人是最重要的,士兵的生命,也是如此。很多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但是,大家都知道士兵的生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为国而战,是为了让国家繁荣昌盛。俄罗斯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是为了保护士兵,这种气魄和精神,值得称道。

       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自然不会那么轻易放弃,更重要的是,克里米亚自愿加入俄罗斯,自然会受到俄罗斯的保护。就如同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别人想要抢走,是不是要拼命?乌克兰方面觉得,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之前同意他们公投,又不承认公投的结果,是几个意思啊?

       克里米亚人民的意愿,应该被尊重。不能因为俄乌战局而改变,不能因为其他事情而改变。克里米亚人民做出的选择,要是不被承认和尊重,那么,还有什么道理可言?俄罗斯方面保卫克里米亚,不仅是法律上的义务,还有道德上的责任。所以,克里米亚不会离开俄罗斯,就如同孩子不会离开母亲一样。

三、克里米亚就算是被占领,俄罗斯也是不会放弃的

       赫尔松的撤退,是战略性的,也是有序进行的。有些人觉得,这样做,有点打脸。古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战略性撤退,是有意义的。我们也曾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也是战略性撤退,也是宣传车,也是播种机,对于我们的事业而言,好处多多。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能无法接受。

       俄罗斯方面有自己的战略规划,有自己的意图,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瞎猜。有人说,要是这样的话,克里米亚会不会走赫尔松之路?肯定不会。因为克里米亚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出海口,要是没有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只能往北走,耗费了大量时间不说,还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克里米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俄罗斯是不会放弃的。有人说,要是乌克兰占领了呢?那也不会放弃,因为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就如同孩子之于母亲。哪个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被人抱走。《失孤》中的刘德华,为了找寻儿子,费尽千辛万苦。这就是明证!

       克里米亚是不会离开俄罗斯的,无论怎样,俄罗斯都会将它留在国内。有人说,俄罗斯不怕西方的约束吗?当然不怕,要是怕的话,就不会做了。更何况,怕能解决问题吗?能解决问题的,是面对,是实力。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

乌军东乌大胜继续追击,俄军全部从哈尔科夫附近撤离现在乌军东乌攻势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俄军在哈尔科夫的兵力不足。

英、美军事顾问正在谋划对俄战争的局部胜利。

       英国与美国的军事顾问正在策划一些反攻来获得局部胜利以鼓舞乌克兰军队的士气,英国的军事顾问就策划了蛇岛反击战,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当前俄军兵力薄弱的地方正在成为他们挑选反击的地方。

       俄军在哈尔科夫北部只部署了4000人,但这里的东西防线长达100公里,平均每公里只有40人。

       由于是战争,俄军不可能用一字长蛇阵来防守,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被乌军用集中兵力的方式击穿防线。由此俄罗斯是以营为战斗单位在哈尔科夫北部设防,但是在如此长的防区内零散的部署几个营同样很容易被乌军进行各个击破。

       在英、美军事顾问的谋划下,俄军在哈尔科夫北部又属于军队数量比较少的区域,为了避免该地区的俄军遭受乌军大量主力的突然袭击,因此从那里撤军是很正常的。

俄军继续围困哈尔科夫的意义已经不大。

       围困哈尔科夫,把乌军部分主力牵制在哈尔科夫地区是俄军第一阶段的军事计划,但事实表面俄军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当初俄军在围困基辅的时候乌克兰各地的军队根本没有驰援基辅,由此证明分布在各地的乌军根本不会离开自己的防区,因此俄军继续把有兵力放在哈尔科夫北部纯属白白浪费兵力。

       当然了,俄军在哈尔科夫北部部署军队是第一阶段的军事计划,但事实上俄军在第一阶段实施的军事计划并没有取得他想要的效果,因为乌克兰人并没有像俄罗斯设想的那样出现大规模的倒戈。

       由此俄罗斯在第一阶段的军事计划算是失败的,当前俄军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军事作战计划。

       俄军的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击穿乌军在东部的防线,完整地控制两个东乌共和国的管辖区域,让他们具备完全独立的基本条件,所以俄军现在已经把主力要的精力放在顿涅斯特和卢甘斯克地区。

       因此部署在哈尔科夫北部俄军的军事任务已经发生改变,他们不再继续执政牵着哈尔科夫乌军的任务,而是变为保护伊久姆补给通道的安全,所以把原来分布出去的力量集中起来防御乌军对伊久姆补给线的偷袭。

俄军在压缩战线。

       俄军一开始就用三面进攻乌克兰的做法,我是很不理解的,而且还是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当时我一看也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当然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俄军对乌采取军事行动是建立在他们“收买”了大量乌克兰官员的基础上,可惜的是他们太信任自己的情报部门了,从而导致陷入今天的被动局面。

       由于俄军一开始把战线铺得太长再加上兵力有限,最后导致俄军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难以获得突破。很显然他们认识到了这种错误,因此现在俄军想通过压缩战线的方法把兵力集中起来进行重点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俄军从基辅撤军,从哈尔科夫北部撤军并不难理解。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在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

       乌军东乌大胜继续追击,俄军全部从哈尔科夫附近撤离

       现在乌军东乌攻势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效果显著,俄军先后丢失伊久姆,红利曼等重要战略据点,俄军面对优势兵力的乌军,战线全面动摇,按照乌克兰军方的说法,已经收复了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根据战线态势图来看,乌军收复的领土面积只有3600平方公里,看来这一次乌军照样是例行夸大战果。

       好了,今天关于“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俄军已经原形毕露了”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